要不是好同學小魚和vivi這次沒來,我應該就會偷懶不寫了
因為她们一個寫得詳盡,一個照片唯美
這天搞胖弟晚出門還遲到了一下下
在我氣還沒來得及喘好之餘,
看到料理臺對面有位美女跟我使眼色
等我腦中雷達打開才驚呼一小小聲:"KiKi,妳來囉":)
原以為帆放寒假,大嬸可以不用早早起會輕鬆點
沒想到根本不是這回事,兩姐弟吵得很(不是吵架,是嘰嘰喳喳的不停ㄚ)
乾脆送帆去上畫畫,這下時間被切的更碎,上網就更沒時間了
所以拖到現在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我還是少廢話,說重點吧~
第一道:髮菜眉豆蓮藕煲豬腱
做法:
水煮開後,依序將川燙過的豬骨,去皮的蓮藕和事先泡開煮4小時後的髮菜,眉豆和蜜棗,薑放入砂鍋或陶鍋中
小火煮1個半小時後再放入豬腱煮4個半小時即可(共6小時)
重點:
1.中砂鍋的量,蜜棗1顆即可,不然會太甜
2.放入食材後要輕攪讓眉豆浮起免沉底燒焦,等再次滾開後轉小火
3.豬腱不切,煮好後再撈起切片,如果想事先切片則等最後1小時再放入
4.如果使用的砂(陶)鍋的鍋蓋上沒有孔,請將鍋蓋稍開一小縫以免湯汁溢出
(蜜棗是廣西特產,家家戶戶都有的調味料,可以煲湯,煮甜湯還可以熬稀飯
這是公公在廣西老家帶回來的)
第二道:蒜味脆皮雞
又一道費時費工的功夫菜
做法:
1.((1隻雞配1公斤的水是重點))
將蔥蒜薑加少許水(由一公斤裡面扣)打成蔥蒜薑水,不要打太細
倒入大塑膠袋裡,然後加1兩的鹽巴,再加入沒有味精的雞粉
(市售的都有含味精)和1公斤剩下的水混合後放入洗淨的土雞(約2kg)
醃至少4小時或冰一晚12小時備用
2.將土雞先燙過(燙過之後雞才吃得上後面的皮汁)
燙的時候先抓腳燙雞頭和脖子,之後再抓雞脖子燙身體
燙好後取2小匙的鹽或胡椒鹽抹雞的內面(不是雞皮喔!)
3.雞皮汁:
白醋和麥芽糖先隔水化一下再以小火煮開混合後
再加入不酸的大江浙醋再次煮開就要馬上關火
以免醋揮發掉
是用透明的麥芽糖喔!
4.將皮汁均勻淋在雞身上,用牙籤將翅膀撐開再吊掛風乾約4小時
風乾後的雞看來超緊實的~
5.以130度的油溫先將全雞都油淋一下再以小火約120度慢炸約15分鐘
(雞冠含水量多,記得不要下油鍋免油爆喔!)
6.最後要上桌前再以高溫170-180度再次炸熟,稍涼後即可切片排盤
師傅還教了如何片雞排盤,不過我的角度看不太到就是了~
這是半隻雞!
蒜味不是很重,皮很脆,肉很嫩
配上白酒醋調的沙拉還挺清爽的~
第三道:鮮鮑一品煲
前置作業很繁瑣又費時
1.活鮑魚將內臟去除後煮30分鐘,表面切花備用
2.干貝泡過加水蒸2小時備用
3.花菇泡開,用蔥薑,高湯,蠔油,糖以小火悶煮至少2小時,花菇蒂才會煮透
4.鵝掌炸過,用蔥薑,高湯,蠔油,糖以小火悶煮1小時備用
5.白菜先稍燙軟
聽到這裡,身旁的同學们紛紛棄 "筆"投降,直說來西華吃就好了!
做法:
1.蝦米爆香 ,加入高湯 ,鹽,和白菜悶軟入味,最後將白菜撈起放入砂鍋當底(蝦米不要放入喔)
2.將扁魚碎爆香加入高湯,老抽,蠔油,紹興酒,香油煮開放入鮮鮑魚,浸泡好的海參魯5分鐘
3.將花菇,鮑魚,海參,鵝掌,干貝排在白菜上
4.將2的湯汁勾薄芡淋上即可
用白菜是對的~比起西生菜我更愛白菜的清甜和口感
西生菜易黑還易軟,白菜則還平衡了濃郁的芡汁
如師傅說的有時間的話試試用白菜絕對比西生菜好吃^^
第四道:廣式乾炒牛河
做法:
1.河粉切條先用手撥開,牛肉片先用醬油,太白粉抓醃一下 ,炒之前再點些油才易炒開
洋蔥切絲, 韭黃切段,薑絲和蔥絲也來一點吧~
2.起油鍋將牛肉過油,洋蔥絲炸一下備用
3.蔥薑絲爆香,下洋蔥絲炒一下,加入河粉,豆芽翻炒
4.下調味料--醬油,老抽,雞粉,將河粉炒透最後加入韭黃,牛肉片翻炒片刻即可
(看到這總算覺得有一樣輕鬆的了,這大嬸常做只是洋蔥和牛肉沒事先過油就是了)
牛肉過油果真比較滑嫩,不過我比較愛沒炸過的洋蔥那帶點辛辣和清脆的口感~
(替自己懶的炸洋蔥留伏筆嗎XDD)
這天在怡園用餐,常同桌的大姐替我留了位置 ,
小漫今年一樣會跟大家有福同享的!
KiKi下回有機會再一起上課喔:)
同場加映:
KiKi---西華料理課~中國年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