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常大嬸在家都是做台菜的次數較多
週末公婆會來家裡一起用餐
所以週末作的菜偏日式和西式
長崎婆婆受明治維新的影響
對西方食物的接受度很高
生菜沙拉,各類起司,超甜的美式蛋糕,披薩.....等都很喜歡
廣西公公重養生,不偏食,唯獨比較不喜歡生菜(怕洗不乾淨)
但是外出用餐公公配合度也極佳
為了討好兩位老人家
週末的餐桌通常中不中,日不日,西不西的
例如某週末的菜單如下:
鱿魚香菇紅燒肉(給無肉不歡的大叔和帆)
紙包烤鱈魚(給胖弟)
筑前煮(給婆)
明太子蛋捲(大嬸)
蘿蔔綜合菇干貝排骨湯(給公公)
奇怪的組合,看似不協調
愛吃哪道就多吃一點,
菜色雖奇怪卻也滿足了一家子的口
這道筑前煮A ling在簡單手作.情人創作料理也有教喔^^
材料與做法:
1.香菇泡軟後去蒂頭視大小切成1/2或1/4大小備用
2.蒟篛用湯匙切成一口大小
(A ling教大家也可以用手掰)
2種作法都是要讓蒟篛可以呈不規則利於入味
(A ling還有妙招蒟篛先乾鍋煸也可使之更入味)
用鹽抓抓洗淨後放入鍋中小火煮5分鐘去除鹼味後瀝乾備用
(A ling說也可以在水裡加點醋)
3.牛蒡用刀背去除外皮或把鋁箔紙稍捏皺後打開
包住牛蒡搓掉外皮,斜切厚片後泡醋水備用
(其實不泡醋水營養比較不流失只是易氧化,顏色不佳 而已
只是接下來的蓮藕也要泡醋水,所以就一起泡了)
4.蓮藕去皮後縱切再切半 泡醋水防變色
紅蘿蔔去皮切滾刀狀
豌豆莢去蒂及筋
5.去骨雞腿切成一口大小,皮朝下乾鍋將油逼出
兩面煎黃
6.倒出多餘的油留一些在鍋裡,倒入香菇,蒟篛,牛蒡,蓮藕和紅蘿蔔
一起拌炒片刻,加2大匙酒炒一下後加入日式高湯
(沒有高湯無妨.雞肉和蔬菜也會釋放甜味)
7.等湯汁煮沸後轉小火去除浮末再加入2大匙味霖
2大匙醬油和1大匙砂糖,蓋鍋蓋煮約20分鐘後
再加入2大匙醬油煮5-10分鐘
8.加入豌豆莢拌一下馬上熄火
等盛盤後再吃時豌豆莢熟了顏色也不會變黑
(A ling的貼心建議:
為了使材料均勻煮熟要切成相同大小,這樣煮出來的每一樣菜才會軟硬均一,味道鮮美)
A ling老師在說同學有沒有在聽ㄚ??^^